广州正迎来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的“旺季”。
北二环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投入使用、广州粤剧院项目竣工……建设捷报频传,今年1—11月,广州1654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54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
抢时间、早开工、快建设,一批关系广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广州用地获批准面积达5149.6公顷,较2021年增长143%。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项目、广州铁路枢纽新建广州白云站(棠溪站)、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增城至天河高速公路等15个重点项目取得用地批复。
【资料图】
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产业平台汇聚发展动能、民生项目优化发展质量、交通动脉激发发展潜能。广州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腊月虽寒,春天不远。
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傅鹏黄舒旻
大平台
集聚动能释放规模效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广东7个入选集群中,广州占3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别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智能装备集群、广州佛山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深圳广州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崛起离不开重大产业平台作为发展之基的支撑。
今年,广州市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前瞻性地布局“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同时,立足广州市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基础,努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城、多节点”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串联起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黄花岗科技园、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平台,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力。
目标宏伟,更有扎实行动。过去半年里,随着重大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平台不断汇聚创新、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集聚发展动能,释放规模效应。
向东——位于中新知识城群山之间的“巨型轮胎”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如今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全球第二个、国内首个航空轮胎实验研发中心,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的首个产业化项目“黄埔轮胎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预计可年产民用航空、特种工程、新能源汽车专用及非充气等高性能轮胎约2500万条/年,预计产值约120亿元。
向西——白鹅潭商务区的发展蓝图加速兑现:广州珠江太古聚龙湾项目正式动工,将打造兼具岭南特色的世界级滨水商业地标;鹅潭一号总部主体结构已封顶,未来将成为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旗舰项目;在广州市第三批集中供地中成功出让两宗土地,新的伙伴纷至沓来。
向南——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在广州南沙动工,由会议中心、科技馆、科创中心和科学家公寓组成的建筑群,地上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1万平方米左右,距明珠科学园一期仅4.5公里,与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隔水相望,共同点亮“湾区创新灯塔”。
向北——广州空港经济区正在腾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广州空港上榜2022年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顺丰华南航空枢纽(广州)正式投产运营,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顺利交付波音首架767-300BCF。
从北到南、由西向东,大平台集聚资源要素,托起产业发展的坚实底座,让动能激荡、热潮澎湃。
优服务
优化环境提升竞争软实力
水袖流苏、南国红豆。作为岭南文化新地标,广州粤剧院项目近日竣工,建筑外立面曲面蜿蜒,恰如粤剧花旦水袖飘逸灵动,与相邻的红线女艺术中心的动感造型一脉相承,为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片区再添一片具有城市代表性的文化空间。
俯瞰城市中轴,文化地标如“众星拱月”点缀于珠江两岸。北岸,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围“城市客厅”而立南岸,广州美术馆新馆如木棉绽放,“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开放在即。
空间是公共资源与服务的载体。在社会民生领域,广州市突出公共服务补短板、固底板,全力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四季度,广州科技图书馆等15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广州粤剧院等13个项目迎来竣工。
当城中央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如火如荼,南海之滨的南沙正加速引入中心区优质医疗资源。横沥岛西侧,毗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的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正式动工,计划建设成为“全国领先,湾区特色”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口腔医疗、教育和科研创新平台及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为南沙区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
蕉门水道河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项目竣工,是国内少有的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整体建筑俯视如“海上风车”,与南沙现代滨海元素相得益彰。建成以后,医院将建设成为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符合国家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院,届时,南沙医疗资源将再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紧密结合,一个个承载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聚合塑造优质宜居宜业环境。
在城市更新领域,宜居城乡建设随城市更新行动科学有序实施。在荔湾,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将把这条全国商业步行街的摇篮,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文旅商智”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入特色民宿、长租公寓等多元居住场景,改善生活配套,塑造西关风情社区,让骑楼商街崇焕风采。
一江之隔,海珠下定决心,将广州城市中轴线涉及的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城中村改造后,海珠区的人居环境、城市环境将迎来质变。而在西部,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明年将在今年完成一期的基础上铺开二期,打通江南西和太古仓,让老商圈不再沉沦,为老城市释放新活力。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是一座让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的城市,以空间塑环境,以环境促发展,广州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强枢纽
加密扩容畅通要素流通大动脉
近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火村至龙山段(以下简称“北二环高速”)改扩建先行工程动工,将从现状的双向六到八车道,增加至双向十到十二车道。
这是一条广州北部交通“大动脉”。东西走向的北二环高速是外地过境车辆通达珠三角的“黄金大道”,不仅位于广州、深圳两个湾区核心及佛山、东莞等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走廊上,且串联起京珠高速、广深高速等众多北上南下交通要道,其“扩容”带来的交通容量增量,潜藏着城市发展之机。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越织越密的高速路网、不断延伸的轨道交通、通达全球的机场港口……建设交通强市,广州步履不停,与全球、国内经济圈、省内市域之间的连通不断加密、强化,把广州从全球以及国内其他省份引入的客流、货流化整为零,通过交通干线输送至省内其他城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激活发展活力。
11月底,惠肇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工程东江特大桥项目开工,为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新的东西通道。“惠肇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项目将成为广州和惠州之间最便捷的高速之一,建成通车后预计比现有的广惠高速快约30分钟,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广东惠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久前,广州市牵头推进的首条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都市圈跨市城际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工程正式动工,项目定位为广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佛山与白云机场和广州空港经济区的快速城际轨道交通线。作为广佛环线的最后一块拼图,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形成完整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大环线,标志着广佛同城化建设和广州都市圈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全省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广州与深圳一道,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肩负起提升综合交通功能和能级,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国际人员交往、物流中转集散的中枢功能,以此牵引带动全省枢纽城市梯次发展。
交通要塞,物流汇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公路物流型服务创新示范高地——广州白云神山物流枢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将打造成创新型物流枢纽示范基地,作为大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重要联结点,以货运专属、干配分离的高速公路物流专属服务区所构成的环网为新基建,引领下一轮全球物流行业创新。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仅用时1个月即完成用地报批材料的国家层面审核,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工。
空港和海港作为城市链接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节点,不断迎来新的进展。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部15个安置区实现全面动工,保障机场三期主体工程征拆安置的最后一批安置区即将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广州港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投入运营,可靠泊目前全球最大的滚装船;新沙二期也进入压仓重载调试阶段,投入使用后可使新沙港区与周边粮油企业形成“前港后厂”“前港后仓”,从仓储物流到生产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以交通体系为脉络,广州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骼”日益强壮、要素流通的“血脉”愈加畅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广州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一线视点
新旧并驱
制造业不断强基固本,迸发活力
制造业立市,这是广州结合过去、现在与未来综合考量的选择。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并不是另起炉灶,是要在既有的产业基底上更进一步。
一直以来,石油化工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并称广州传统三大支柱产业,三者在2021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一半。四季度开工的项目中,就不乏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项目。
其中,广州石化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技术改造项目令人眼前一亮。该项目投资约90亿元,项目在原址上进行技术改造,拆除部分老旧设备,按“原料清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清洁化”的原则,新建渣油加氢装置替代延迟焦化装置,提高全厂的本质安全环保水平,同时以保障洁净能源供应为基础,结合大湾区和省市区的产业规划要求,适当延伸化工产业链。项目实施完成后,产值增加约75亿元/年,增加税收约15亿元。
根据《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4年,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突破4000亿元,力争打造1—2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园。石化产业的回归,不是按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走向绿色和精深加工,从此次新动工的项目即可看出,广州正深入推进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新兴产业“惊艳亮相”。目前,广州已前瞻性地布局“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根据广州市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2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
四季度开工的项目中,就不乏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跑出的“黑马”。其中,奇安信华南总部项目“落子”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该项目总投资16.8亿元,是国内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奇安信科技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布局,项目建成后将进驻华南区域业务、运营、管理、研发、服务等板块和团队,在大湾区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中心打造、华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智慧城市安全运营体系和信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如今,琶洲已经集聚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数字经济新势力日益壮大,将为广州制造转向广州智造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随着广州深入推进“智车强芯亮屏”等工程,近年来已先后培育和引进了粤芯、维信诺、华星光电等一批龙头项目落户建设,制造业不断强基固本、迸发活力,新未来令人期待。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