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成为可选项 制造业弱需求凸显——5月统计局PMI数据解读

2023-06-01 19:06:32

事项: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资料图】

1、中国经济延续“制造业收缩vs服务业扩张”,但环比动能均有下降。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8.8%,较上月进一步下降0.4个百分点,除逆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外,制造业各分项指数均较上月走低。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从上月高点回落1.9个百分点,各分项中只有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略有回升,服务业的恢复性增长呈现放缓迹象。

2、制造业弱需求凸显,并拖累生产、价格和投资表现。1)新订单显著弱于在手订单,反映需求走弱;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定基同比进一步下降,5月外需对制造业的支撑可能未有增强。2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处于2012年以来88%分位和28%分位水平,反映制造业在“主动去库存”。3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下滑,据此预测5月PPI同比从上月-3.6%进一步下降至-4.8%。4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到2013年以来25%分位水平,指向制造业投资信心可能不足。5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景气度呈现分化复提升。

3、建筑业和服务业新订单扩张均呈放缓,但就业吸纳情况有边际改善,可能体现了“稳就业”政策的初步作用。5月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新订单指数均从扩张区间跌落至收缩区间,反映基建项目开工和服务业需求环比减少。同时,投入品和销售价格走低在建筑业和服务业中也均有体现,特别是建筑业的投入品和销售价格指数均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物价更显低迷。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解读数据,5月行业表现呈现特征如下:制造业,仍以中游行业景气最佳,而原材料行业是主要拖累项;服务业,以接触性行业和数字经济为主要带动,地产和金融行业呈现收缩。

综上,5月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环比走弱。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加码时点可能提前(此前预期为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一是,货币政策上,降息成为可选项,在物价中枢下移情况下,实际利率水平对经济的驱动下降,加之企业盈利和投资回报率下行,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贷款名义利率(特别是存量房贷利率)下降。二是,财政政策上,推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推出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恢复程度有限,今年地方政府维持基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资金缺口,需要与去年相似的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加码力度。针对“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可能逐步进入议事日程。三是,推出重大产业建设工程,并辅之以相应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工具等,加快落实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行业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解读,5月行业表现呈现特征如下:

制造业,仍以中游行业景气最佳,而原材料行业是主要拖累。5月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5个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行业预期向好;装备制造业PMI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至50.4%;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工业原材料行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45.0%以下的低位景气区间。此外,纺织服装服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生产环比改善;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和50.8%,高于上月1.2和1.0个百分点,均从收缩转为扩张,出现边际改善。服务业,以接触性行业和数字经济为主要带动,地产和金融行业收缩。在“五一”节日效应带动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而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收缩区间,行业景气水平下降。

综上,5月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环比走弱:制造业需求弱、价格跌、去库存,建筑业新项目开工呈现疲态,服务业需求呈现回落迹象。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加码时点可能提前(此前市场预期为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

一是,货币政策上,降息成为可选项。在物价中枢下移情况下,实际利率水平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下降,加之目前企业盈利和投资回报率下行,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贷款名义利率下降。尤其是,更大幅度地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减轻家庭部门的实际偿债负担,对于提升当前仍显低迷的消费尤其是大宗消费来说,可能亦是颇有裨益的。

二是,财政政策上,推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推出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恢复程度有限,今年地方政府维持基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资金缺口,需要与去年相似的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加码力度。去年在地方专项债集中于6月底前发行完毕后,又批准动用了5029亿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新设了两批共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实际投放7399亿元)用于接棒专项债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同时推出了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与之配合,从而较好稳定了去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长与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此外,考虑到当前土地财政(城投)、房地产与地方性银行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需要从体制机制的根本性改革上来寻求“破局”,针对“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财政体制改革可能逐渐进入议事日程。

三是,推出重大产业建设工程,并辅之以相应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工具等,加快落实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