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审查的其中一个重要报告就是上一年度的决算报告以及今年的预算报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家账本”。这份报告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2023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哪里加力提效呢?一起来了解。
(相关资料图)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130亿元
2023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其中,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根据预算报告,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130亿元,增长5.6%。
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到3%
同时,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财政赤字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适当提高赤字率的目的就是要给一般预算增加资金来源,有利于扩大一般预算的开支。
今年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还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通过专项债投到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拉动基建,拉动投资,扩大总需求,稳定经济。
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还体现在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上。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0625亿元、增长3.6%,还将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现在大约86%的国家财政支出都是由地方来完成,中央集中上来的大部分资金主要通过转移支付转移给地方政府。今年,财政还是要确保这方面的开支力度不下降。
今年的“国家账本”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我国正在不断织牢织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守护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占比排首位
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的投入占比很大,其中最大的一块则是教育。从2018年到2023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教育支出从3万多亿元增长到4万多亿元,今年以占比15.3%的份额排在各项支出之首,预算支出金额已经超过北京一年的GDP.这些资金贯穿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补助到教师培养,都包括在内。
加大养老补助力度安排预算超1万亿元
此外,在“国家账本”中还包括社保、养老等方面的支出。2022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4%。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安排预算超1万亿元。
医保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稳步增长
不仅是养老,医保、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也都写在了“国家账本”上。这两条线是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都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4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89元,比去年分别提高30元和5元。别小看这个数字,光是居民医保就惠及10亿城乡居民,算下来绝不是一笔小账。
依托预算支出织牢织密最大民生保障网
2023年,“国家账本”中的民生投入出现在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众多领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国家的殷殷关切。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69万元,多年累计改造4200多万套棚户区住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财政不断助力织牢织密全球最大的民生保障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