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信贷“开门红”之后,2月MLF央行选择加量续作。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5日央行开展了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截图自央行官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已连续6月未变;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也与此前持平。
此外Wind数据显示,本周(2月13日至17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8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500亿元、3930亿元、6410亿元、4530亿元和2030亿元。
因今日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本月央行实施了1990亿净投放,为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
MLF超量平价续作
自去年8月下调过MLF利率后,同月央行在MLF操作中选择缩量操作。
不过在去年12月、今年1月和2月则分别小幅加量进行了1500亿元、790亿元和1990亿元MLF操作。
谈及延续加量续作的原因,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看来,这将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性,增加银行贷款投放能力。
“在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稳增长政策发力共同作用下,1月实现信贷‘开门红’,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较大消耗。接下来为拓展经济回升势头,需要银行信贷投放继续‘适时靠前发力’。本月MLF加量续作,将直接为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增加其放贷能力。”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同时受贷款高增、经济回暖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上行较快。
进入2月以来,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升至2.61%(2月1日至14日),较上月同期上行0.12个百分点,向着1年期MLF利率进一步靠拢。
王青指出,这会增加银行对MLF操作的需求。历史规律显示,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至接近或高于MLF利率的水平,MLF往往会加量操作,反之亦然。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本月MLF量增平价续作,主要是央行适度加大中期资金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三农、制造业等领域支持力度。
“从央行操作特点看,公开市场灵活操作可平稳短期流动性。同时,适度增加中长期资金投放,推动宽信用,也显示出偏积极政策取向,助力经济稳步恢复。”周茂华如是说。
对于操作利率保持不变,周茂华认为,政策利率继续保持稳定是基于1月信贷总量数据强劲,但考虑到季节因素干扰,央行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实体信贷需求情况,不排除也有银行息差压力等方面的考量。
资金面上,昨日(2月14日)短端利率涨跌不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16.4个基点,报1.576%。7天Shibor上行8.4个基点,报2.007%。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1.9637%,低于政策利率水平。
降准概率下降?
此前在2022年4月和12月分别两次降准,均是对应两轮疫情高峰冲击。
那么在1月信贷放出“天量”之后,央行选择加量续作MLF,是否也意味着短期内降准的概率在下降?
“MLF加量操作和降准都能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放贷。其中降准还可小幅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王青表示,尽管央行将降准定位为常态化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但市场仍普遍将其视为货币政策放宽、逆周期调控加力的重要政策信号。
“当前经济转入回升阶段,历史上看,这一阶段实施降准的概率较低,特别是在当前存准率已经不高的背景下。”王青称。
不过周茂华认为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目前国内经济复苏前景乐观,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复苏仍需要适度政策支持,推动宽信用,夯实经济复苏基础,稳定市场预期。但总的原则还是总量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政策效率。”周茂华坦言。
方正证券在其研报中也指出降准存在可能性。如果不降准,则需要央行多投放MLF来补充银行中期资金需求。
“年初以来央行投放的长期限资金偏少,面对春节资金缺口也仅采取逆回购来对冲。在存单到期压力大,而银行信贷投放仍将发力的情况下,需要央行多投放中长期资金来补充银行负债,助力宽信用。另外,存款定期化趋势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缓和,降准也能缓和银行负债成本从而降低贷款利率。”方正证券表示。
由于2月MLF利率不动,则1年期LPR报价将保持不变。周茂华认为,部分银行面临息差压力,也将影响银行短期下调LPR利率动力。
当前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居民房贷利率,且各类结构性支持政策工具丰富,都会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保持较低水平。王青判断,2月1年期LPR报价有望保持稳定,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更大幅度下调腾出空间。
“着眼于年初稳增长、控风险,推动楼市尽快出现趋势性回暖势头,监管层有可能于一季度引导报价行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趋势上看,2023年上半年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还将经历一个持续下调过程,这是改善楼市需求的关键所在。”王青表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