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守护者的忙碌假期 一切都在向好-世界热讯

2023-01-30 11:03:11

正月初四,在叶阿婆(化名)的百岁生日宴上,儿孙们订了一个六层的生日蛋糕,庆祝老人走过了百年风雨。宴席摆了九桌,大家轮番到老人跟前说着吉祥话,许久未曾见面的亲人互相问候着。


(资料图)

但就在临近一百岁的一周内,叶阿婆还在咯痰。“应该不是新冠感染,大娘一直有支气管炎,不时复发。” 74岁的儿媳美香(化名)说。

到年前为止,新冠感染情况好了很多。现在来医院的病人大部分是新冠感染后期免疫力下降引起的肺炎、支气管炎。“现在能专注看病上了,我们要把医生该做的事情做好。”江西省吉安市一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赵亮(化名)说道。

不过,医生们过年仍不敢放松,哪怕大年初一他们也要保证能随叫随到。

新冠感染潮退

在快过年前,能出院的病人都会尽量给办出院。但是在新年前半个月,乡镇卫生院仍是手忙脚乱。

“现在基本上恢复正常了,新冠病人少了,一些大企业也捐了许多物资,目前还没用上。”赵亮说。

在乡镇卫生院,新冠危重患者有但是不算太多。大部分危重患者都在县城,乡镇卫生院对重症没有太好的办法,主要就是吸氧,保持血氧浓度。“我们需要做的是排查重症,排查出来后能治疗就治疗,不能治疗就转诊。”赵亮说道。

“对于重症患者医院要看病人的症状,如果病人的新冠症状、基础病症状以及并发症在治疗观察一定时间后没见好转甚至加重,而我们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会建议转诊”,江西省吉安市一县级医院妇产科医生吴丽(化名)说道。

吴丽观察到,春节前期妇产科的病人明显减少。目前,她所在医院的新生儿情况稳定。在吴丽所在的医院,新冠抗病毒药物是有的,需要归口到发热门诊。“现在好多了,大家基本处于恢复期”,吴丽说着,转头被受疼痛困扰的产妇叫去开药了。

“乡镇医院的日常就是看病和迎接检查。过年很少放假。”赵亮习惯了忙碌的生活,无论是乡镇还是县或是地级市,基层医生们今年过年不敢放松,他们要保证自己能随叫随到。

新年新期盼

在乡镇医院渐渐恢复往日的节奏之际,普通大众也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美香回忆,自己是家里第一个出现症状的人。“比较担心老人”,当时美香不停地给叶阿婆按摩手指,并且给叶阿婆准备了两个火炉,做好保暖措施。

美香的邻居魏建(化名)形容自己的症状“是低烧,像感冒一样”。魏建先到赤脚医生那里看了一下,“要先挂号领号码牌,我是75号。医生给我把了一下脉,说有低烧,用温度计测了是37.3度,开了药吃。”药丸总共三颗,被纸包好,第一天的药花费了8块钱。

第二天,魏建再去找前一天的赤脚医生时,发现诊所关门了。于是魏建到了另一位赤脚医生的诊所看,医生给开了13块钱的药。第三天,魏建感觉自己更好了一点,“我想确认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新冠感染,就打算到县中医院做一下核酸检测,不过来看病的人基本上都是阳性,我就没检测。医生给开了盒装药。”魏建说,自己在感染之前特地买了好多N95口罩,也少出门,说着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被折起来很多次而显得疲软的口罩,白色口罩被黑色的衣服染上了色。

魏建是村里的老人,他说,大家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就医模式,如果症状更严重一点会去卫生所打吊针。“我们村今年好,平安,没有重症。”

在感染期间,魏建还特别地给自己补充了营养,喝了牛奶,吃了金桔。“得了这场大病后,我决定,今年和朋友一起去旅行。”

对于上了年纪的叶阿婆而言,旅行很难,她只期盼,新的一年能更健康一点。

一切都在向好

在叶阿婆恢复了往日了平淡生活时,上海红房子医院在新年第一天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经历阵痛,怀孕38周+5天的35周岁小唐(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浦院区LDR病房内顺利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宸宸(化名),3000克,宝宝哭声嘹亮。夫妻感叹:“孩子是我们新一年的第一份大礼!”

宸宸出生时当班的护士是李莺云,家在崇明,每年过年当班,她都会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赶:“作为一名产科护士,这样的过年方式也已经习惯了。”莺云说,“辛苦不觉得,倒是每年过年期间都能亲手护理那么多新年宝宝,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同样,不能和家人团圆,坚守在一线的副主任医师程琰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夜班,也记不清接手过多少个宝宝了。2023年的第一天,她和同事们在这片红色屋檐下,护佑着母婴的健康,给予了孕产妇足够的安全感和希望,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完成。

而在红房子医院杨浦院区,也迎来的首位兔宝,2920克。站在2023年新的起点,“新生”的喜悦和希望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见证了生命的美好。

曾连续在大年夜值守的医院杨浦院区产房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常恩感叹:“、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托起新生命、新希望,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黄浦院区产房的夏贤主任则信心满满:“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母婴安全不容有失。产房人克服困难同心同力、医院各方协调全力保障,目前我们已经基本恢复了常态,一切都在向好。”

上海姑娘小俞(化名)也感受到了“一切向好”的迹象。她观察到,“今年新年,很多店铺照常开张,人多了不少。”正月初五一大早,说完这句话后,小俞正匆忙推着年过90的奶奶去仁济医院就诊。小俞说,奶奶脊背疼痛,趁着医院新年期间人流量不多,及时去医院办理入院手续。

根据目前情况,仁济医院急诊大厅基本听不到咳嗽声,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是各式各样。仁济医院医务人员张琪(化名)说,现在前来看急诊的病人并不局限在发烧人群,也有不少是来看骨科、急性胸痛、腹痛等,各种疾病的患者都有。

“今天门急诊的患者量并不多,比日常工作日要少很多。”张琪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医院对于新冠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的就诊也有了规范的流程秩序。目前,我们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其实就是“早发现、早干预,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个体化救治”,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在张琪看来,后续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她相信,疫情终将退去,所有人脱下口罩自由呼吸的日子会再次回归。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为你推荐